本报讯(见习记者 陈卫梁 程益新)3月25日,我省八条水系检测结果出炉,甬江、灵江、飞云江、西苕溪均达到二类水标准;瓯江、曹娥江依旧保持了三类水质标准;鳌江也由五类水上升到四类水标准;钱塘江线取水点电厂桥断面已经符合一类地表水质标准。
八大水系的检测水样,是在3月22日即第16个“世界水日”,由环保志愿者从取水点取“八杯水”封存后送到环保部门的。
当日,由省内多家媒体联合主办的2008“关爱家园、从我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大型系列公益活动启动。
去年的水质检测报告显示,我省钱塘江、瓯江、曹娥江、甬江、灵江、飞云江、鳌江、西苕溪八大水系七清一浊,鳌江仍然处于五类水质标准。一年来,在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鳌江水质有了明显的好转。“以前家里的窗户从来没有打开过。”住在鳌江边的村民黄国华告诉记者,上游脏臭的制革企业排放的污水源源不断地被排入鳌江,不仅染黑了江水,就连下面的淤泥都变成了蓝黑色。跟一年前相比,现在鳌江边上闻不到异味了,鳌江口也重新出现了打鱼的渔民,这在前几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张先生老家在平阳县鳌江镇,今年春节回家过年时,一次沿江散步,他惊喜地发现江中出现了久违的江豚,“印象中,很小的时候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