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多种粮 种好粮

  本报评论员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3月25日,省政府在江山召开了全省春耕生产现场会,一场以粮食生产为重点的春耕生产战役打响了。
  多种粮、种好粮,是今年春耕生产的重中之重。我省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高,种粮比较效益低,多种粮的确有难度,种好粮大有潜力,关键是各地各级领导要有搞好粮食生产的紧迫感,农业等各有关部门要有为农服务的责任感,广大农民群众要算好多种粮、种好粮的增收账。
  种粮比较效益低是不争的事实。加上年初的雪灾,今年农民群众增收的难度很大,当前又面临着稳定粮价的压力。稳定粮价,并不是要剥夺农民种粮的收益,而是政府将通过加大种粮补贴等途径回报种粮农民。目前,中央和省的种粮补贴政策已经公布,力度比往年大得多,各地也将出台配套补贴政策。算一算这笔补贴账应该说,多种粮是不会吃亏的。春光一刻值千金,只要人勤地不荒,农民群众增收就会有保障。
  政府的号召,就是部门为农服务的行动号角;农民的需要,就是农技人员最大的价值。按照农业部和省政府的要求,今年我省将全面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突出抓好“三良一示范”。这就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备足良种、备好良机、落实良法,扎扎实实地开展好高产示范,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种粮效益,帮助农民多种粮、种好粮。
  多种粮、种好粮,农民群众是主体,各级领导是关键。首先,必须认识到位,要看到当前全球粮食趋紧的态势,我省粮食产量也已逼近保障的底线,在当前物价居高不下的压力下,粮食的丰歉关系到社会的全局。其次,要增加投入,要像中央和省一样,舍得拿出钱来补贴种粮和增强粮食生产能力。第三,要抓好粮食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按照已经签订的责任书,一环一环抓落实,一直落实到村、到户,落实到每一块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