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风采展示

科技兴农富农是我们的追求

  受数十年商业气息熏陶的公司董事长陈金根,早早地预感到今后农业的竞争就如同商场上的商品竞争。农产品要创品牌,就要有标准。农产品成为商品,还要有条形码、营业执照与商标。所有这些,显然是单家独户不愿做,也不会做的事。公司取名示范基地,其用意就在于普及农业科技,基地是以浙大的农学专家作为科技后盾,基地农作物有病,一个电话便可把浙大的专家请来,一个学科的专家不够,其他学科的专家也可协同作战,手把手示范下的农民,对农技可以是活学活用。这样,不仅基地的生产技术问题解决了,现在周边的农民遇到技术难题,也慕名到基地求教。去年,新建笕川一处葡萄、提子发病,公司应约派了几个在基地做工的农民前往,问题便迎刃而解了。2005年上半年在缙云县城北乡政府,基地还邀请浙江大学的专家对城北乡的水果种植户、养殖户、农技人员开堂讲课,面授相关技术知识,引导农民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去指导实践,培训面达80%,大大提高了当地的种养水平。请进来还要走出去,2005年下半年,浙大组织城北乡各村的村长、书记到浙江大学听课,学习新农村理论及其它科技知识,通过与浙大教授的面对面交流,拓宽了村官们的知识、视野,受到了当地政府的一致好评。纵观基地的发展,是商业反哺农业,科学技术支持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的含金量,科技兴农是一条好路子。通过基地的龙头作用,带动了城北乡,东渡镇、舒洪镇等地的农户的积极响应,相继种植了一大批名优水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