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龙
从今年开始,我省对钱塘江等八大水系源头地区全面实施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详见本报第2554期第一版)。此举在以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反哺母亲河方面,具有开全国先河的重大意义。
好生态不再是免费午餐,“谁保护,谁得益”,“谁改善,谁得益”,“谁贡献大,谁多得益”。淳安县就因为善待母亲河,在环境保护中“得分”最高,在全省2007年度生态补偿金的“大蛋糕”中分到了9%的份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得住“绿水青山”,不怕没“金山银山”,“鱼”与“熊掌”两者可以兼得。
生态补偿机制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和办法,“总量控制,有奖有罚”。此次有一个县被罚,原因就是亏待、虐待母亲河, 水体质量达不到功能区标准。为了强化舆论监督、社会监督,进一步营造环保光荣、污染可耻的良好氛围,今后不妨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八大水系源头地区环保工作的“红黑榜”。
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的资金,从省财政收入“增量”中安排。这说明,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生态修复,加大了省财政对环保工作倾斜的力度;二是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省财政具备了反哺母亲河的财力。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借用陈毅元帅50多年前写下的诗句,与大家表达一个共同的心愿:我们同饮一江水,都来保护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