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苍南有仙茗

——

  写在苍南春茶开采之际
本报记者
袁卫
  苍南县五凤乡八亩后村,一个离县城 20余公里,海拔仅400余米,又无参天大树环绕的小山村,却在3月5日第三次举办 了 温 州(苍南)开茶节,引来远近客商和游人无数。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每年5万多游客爬山涉水到这个小山村,都 是 奔 着“五凤香茗”早茶而来。
  仙茗还得“仙人”栽。上世纪70年代,时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孔宗等5名党员靠集资的50元钱,穿5件蓑衣,用5把锄头,苦干10年,开出了八亩后村茶园的雏形。经过两代人的努力,成就了该村今天的千亩茶园,村民们还在茶园山顶修建凉亭、木棚,设置休闲茶楼,开办特色茶膳,在浓浓茶香中展现出独特魅力。2007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1927元提高到4800多元,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茶叶和茶业旅游。
  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骆耀平,把培育种植仙茗的“仙道”带入了小山村。2003年4月,他作为科技特派员来到八亩后村,一待就是5年。他一边指导村里改善茶园管理,推进无公害有机茶园建设;一边帮助村里注册商标。2004年4月,八亩后村的茶叶注册了“五凤香茗”商标。第二年茶叶价格就翻了一番,2007年谷雨前的茶叶卖到了800元一公斤。(下转第2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