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特色农业强县强镇展示

水产养殖业强镇:

海盐县百步镇

  •   海盐县百步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地发展水产养殖业,渔业经济呈现结构不断优化,区域特色日益凸显,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的良好态势。2007年,海盐县百步镇淡水养殖总面积7000 亩,全镇渔业总产值4421万元。近年来,百步镇的名特优水产养殖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全镇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达5500亩,占养殖总面积七成以上,其中南美白对虾1900亩、罗氏沼虾2200亩、河蟹青虾混养600亩、龟鳖类200亩、澳洲淡水龙虾80亩、太湖白鱼与花鱼骨、黄颡鱼混养等520亩。
      为了提高特色水产品养殖的科技含量,百步镇通过在养殖前和养殖中分期办培训班等方式,提高养殖者技术素质。2007年,百步镇共举办4期名特优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受训35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等2200余份。同时,该镇组织养殖大户、科技示范户赴江苏、宁波、安吉等地参观水产育苗和养殖基地,通过实地参观学习,了解信息,开拓视野。
      在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新模式上,百步镇一直走在前列。在前几年引进的澳洲淡水龙虾、赤眼鳟、太湖白鱼、花鱼骨、丁鱼岁鱼、日本鳖等新品种养殖的基础上,去年新引进了对虾优良品系——南美白对虾原种繁殖的一代苗等新品种和优良品系;今年对本地自然资源中的克氏原螯虾等开发养殖。在加强优良苗种的选择和引进上,为确保新品种养殖的成功性和高产高效,该镇加强与科研院校的联系,及时了解每年的新品种及其养殖生产信息,推行良种养殖。对一些新品种如澳洲淡水龙虾、日本鳖等加强了科技攻关,通过试验、示范,不断总结和推广。在优化养殖模式和先进技术上,推广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的二茬养虾、南美白对虾集约化精养、南方虾苗空运直放、大棚暂养虾苗和后期囤养商品虾、池塘虾蟹等生态混养的养殖模式,以及生物制剂调控水质等技术和无公害养殖技术,促进渔业生产优质、高产、高效。
      培育特色基地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经过三年的培育,百步生态休闲渔业基地已于2006年被列为省级休闲渔业基地,2007年通过省级挂牌验收。同时,百步镇还致力于淡水名特优水产养殖示范园区和渔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在园区内,开展了新科技应用,包括健康养殖、病害防治等新技术应用试验,优势品种、特色品种和新品种、新技术、新养殖模式的试验、示范等,取得了良好成效与示范作用。渔业科技示范园区积极引进新品种,开展先进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的试验示范,2007年引进南美白对虾仔一代,开展澳洲淡水龙虾池塘专养以及与南美白对虾不同比例混养的试验,取得良好成效。
    休闲渔业赤眼鳟河蟹
    黄颡鱼
    龟鳖
      百步镇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行业管理,以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一是推行以“生产记录”、“用药记录”、“投售记录”为核心的三项记录制度,帮助养殖基地、户建立养殖日志制度;监督指导生产者按标准要求组织水产品生产,规范水产品养殖行为;二是建立养殖投入品源头管理制度,加大对“禁用渔药、允许用渔药及使用方法、用药限量”的告示和宣传力度,推行处方药管理制度,对初级水产品生产过程中渔药、一些添加剂等投入品的使用进行跟踪服务以及监管;三是通过组织培训、发放标准化操作规程等资料、项目实施、水产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建设和示范,宣传和普及渔业标准化知识;四是开展初级水产品药物残留与质量安全的抽检等。2004年至2007年对甲鱼、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河蟹产品进行监控抽样,合计92个样本。每批抽样后,由省水产质量检测中心和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实验中心进行检测,监控项目有氯霉素、已烯雌酚、环丙沙星等。一旦监控发现问题产品,则及时进行追溯和督促整改;五是积极开展基地和产品的“双认证”和“万户信得过”活动。2004年申报和通过了省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认定2个,2005年通过了农业部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7年通过省级无公害基地、产品“双认证”,对已认定的基地和产品实行动态管理,加强投入品监管等。开展“千场无公害、万户信得过”活动,全镇8户水产养殖户被评为初级水产品质量信得过称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