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晓旭周来方
背景:泰顺县竹里畲族乡竹里村有260多户、1300多人,其中常住农户有150多户。2006年9月,全村开始推广沼气入户工程。截至目前,全村共建池106个,建池率达41%,成为该县名副其实的沼气村。沼气入户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该村因此荣获“温州市级生态村”称号。
在竹里村,我们看到,常年在家饲养畜禽的农户家里基本上都建有沼气池。谈到沼气池的好处,最早建池的村民蓝传章激动地说:“自从我家建起建池后,院子变干净了,做饭、烧热水再也不用自掏腰包买液化煤气了,一年下来能省下近千元钱。沼液沼渣还能当作有机肥料,买化肥的钱也省了不少。沼气入户真是好处多多。”
而对于养殖大户来说,推行沼气入户犹如雪中送炭。养猪大户雷光华养了40多头生猪,以前清理猪粪是一件苦差事,稍不注意猪粪便会成为污染源。现在可好了,他一口气就建了两个沼气池,将猪粪全都利用起来,不仅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养猪比以前轻松多了。
谈起推行沼气入户工程,该村党支部书记雷圣利感慨万分。他说,村里这些沼气池是县农业局能源办和乡政府支持兴建的。沼气毕竟是个新鲜事物,在发动建池初期,很多农户不相信沼气的好处,嫌麻烦,不想建。他就先动员几户人家试建。过了几个月,其他农户一看效果还真不错,也纷纷要求建池。去年农闲时节一下子就建了70多个。据估算,一个沼气池一年产出的沼气用来替代液化气,能节支1000多元;产出的沼液沼渣用作肥料,能节支200多元。从经济效益方面来说,等于全村家家户户都有了免费“能源库”,沼气入户每年全村可节支12多万元。而且能净化水源和美化环境,真可谓一举多得。
据介绍,泰顺县在推广沼气入户工作中,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规格、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的办法,政府补助建池原材料、技工工资,并免费配送沼气灶具、管道、脱硫器等设备,农户只需投工投劳。投入少,效益好,村民拍手叫好。推行沼气入户为农村开辟了无偿取得能源的新途径,让农村卫生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