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丽娟
春节期间,记者去了趟阔别多年的农村老家——上虞市盖北镇兴海村。兴海村地处上虞东北部,北濒杭州湾上虞新区,距市区约20来分钟车程。进入村口,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农家小楼映入眼帘,笔直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口。正待下车,只见几个陌生的小男孩追跑出来。听家人说,这是外来务工者的子女。上虞化工园区建立后,引来了大批外来民工,老家也开始时兴农房出租。
据村党支部书记徐柏良介绍,兴海村现已是盖北镇的第二大村,全村有农户1056户,常住人口3100人,耕地面积1500亩,村办、个私企业13家。去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9500元。村民的主要收入来自葡萄、蔬菜种植,进企业就业,以及部分农房出租等。目前,全村90%的耕地用来种植葡萄。为延长葡萄供应周期,提高品质,近几年村里正在积极推广设施栽培,注重早中晚品种的搭配,还与黄岩一罐头加工企业建立了购销关系。全村去年就有100万公斤巨峰葡萄通过订单销往黄岩。
徐柏良说,兴海村是上虞市的首批百村整治村之一。自2003年开始,村里相继实施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等工程,如今,自来水入户率为100%,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兴海村先后被授予上虞市文明村、绍兴市科普村称号,去年还通过了市绿化示范村验收。
正在记者为村里取得的成绩欣喜时,徐柏良平静地告诉记者,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兴海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当前迫切要办的是两件事。一是环境整治。自从家家户户用上煤气灶后,原本可用来当柴烧的大量葡萄枝条找不到去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种类、数量也越来越多,目前全村有9个保洁员,但河道、公路边还不时会看到一些村民随意丢弃的垃圾。二是外来人口管理。全村现有外来人口2000人,村里专门配备了2名协管员,配合镇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做好外来人口登记、动态管理、计划生育等工作。
当记者问及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没有遇到困难时,徐柏良如实相告,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村里一般需要有三分之二的配套资金。现在村集体年经济收入才10来万元。即便如此,事情还得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