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林业

促进兰花产业发展要抓四重点

  张国镇 陈小中
  我省栽培兰花已有7000多年历史。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养兰、赏兰的人群不断扩大,莳养兰花已成为人们修身养性、投资增值的一种选择。据初步统计,全省专业莳养兰花的有5000多户,保存了上千个珍稀名贵品种,拥有兰花资产数百亿元,兰花年交易额达数亿至数十亿元,初步形成了一个基本不占耕地、没有污染、适合城乡发展的新兴花卉产业。虽然我省兰花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仍有巨大的潜力。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要着力抓好品种资源保护,增强兰花产业发展后劲
  我省兰花野生资源丰富、分布地域广泛,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利益驱动,许多不懂兰花品性的人都上山滥采滥挖,致使大量野生兰花资源惨遭毁坏,原生新品种越来越少。近年来,这种现象有加剧之势。从目前情况看,通过人工杂交培育一个兰花新品种,至少需10年左右,还要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而且育成的品种不一定具有欣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从现在开始,必须抓紧立法,加强对兰花资源和兰花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兰花品种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要建立保护区,实行限量的、合理的、有偿的采挖制度,进行科学的开发与利用。同时,要抓紧建立省级兰花品种资源库,减少品种流失,促进兰花产业可持续发展。
2
  、要着力提高莳养技术水平,促进兰花产业上档次、上规模
  目前,广大兰友们的种植技术往往是从父辈那里传承下来的,或者通过个人多年摸索积累而成。由于兰友对莳养技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而影响了兰花技术的宣传和推广。不少新采挖下来的好品种,因得不到科学莳养而凋零。同时,目前专门从事兰花研究的科研院校还不多,国家财政每年用于兰事活动的经费很少,多数兰友仍是凭经验种植。为此,建议各级科研、教育部门要加强技术研究和教育推广,政府部门应重点支持兰花协会开展技术培训活动,促进我省兰花产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3
  、要着力培育大众消费市场,提高兰花产业的市场化程度
  近年来,虽然国内的花卉消费有了较好的发展,但兰花消费依旧停留在个人收藏、爱好和欣赏上,很少进入寻常百姓家。从国际上看,几个主要莳养兰花国家的从业人员比例远远超过我国,如韩国有15%的人在种兰养兰,而我国还不到1%。因此,我国发展兰花产业的潜力还很大,关健是要正确引导,培育市场。当前,在保护好高端市场的同时,应积极引导大众市场,培养大众消费者识兰、爱兰、赏兰的兴趣,积极开发适合大众消费市场需求的兰花品种,促进两个市场协调发展。
4
  、要着力改善行业管理方式,推进兰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我省省、市两级都有兰花协会,兰花产地县也大都成立了协会,而且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不少兰友慷慨解囊,出钱出力,支持兰协开展工作。但大部分协会的实力还较薄弱。各地兰协由于挂靠单位不同,政府对其重视的程度也不同,从而影响了部分兰协正常工作的开展。所以,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兰协的领导,重视、支持兰协工作,保证其必要的活动经费,以发挥兰协应有的作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