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林业

2007年,浙江林业在辉煌中走过

  本报记者 曹丽娟 通讯员 张健康  2007年,我省林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兴林富民,强化资源管理,深化林业改革,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各项林业重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关键词:林业改革
  东阳市东阳江镇图塘村是个贫困的山区小村,该村虽拥有丰富的山林资源,却无法将它转变为经济优势,改变贫困面貌。该村将5222亩集体林地转让给市宏成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后,获得转让款132万元,从而为该村整体下山脱贫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新闻背景】 我省在延长山林承包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全省已基本完成山林延包工作任务,共完成换(发)林权证面积8657.5万亩,占应换(发)证面积的96.81%;共换(发)林权证425.9万本,占应换(发)林权证的99%;签订责任山承包合同143.9万份,占应签订承包合同的97.5%。通过开展山林延包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经营主体和责任主体,确认和保护了林农的合法权益,林业的产权意识逐步深入人心,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基础得到不断巩固。
关键词:生态建设
  去年,我省各级财政投入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3.55亿元。在重点公益林补偿资金中,有9521.43万元直接补偿到1.22万个村集体,这些补偿资金中有超过3000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林建设强化了农村基层组织,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
  【新闻背景】 2007年,我省开展了“公益林建设示范县”创建活动,启动了临安、开化公益林“分类补偿,分档补助”的试点工作。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发放公益林补偿资金17788万元,占应发金额的96.8%。加快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完成11.7万亩的防护林工程营造林任务。加大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和阔叶林发展力度,全省48个项目县共营造宽度10米以上的生物防火林带1925公里、面积5万亩,实施针叶林阔叶化改造13.2万亩。全省完成造林更新面积48.2万亩,完成计划的118.8%。积极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启动了绿化模范城市、模范县的创建工作,开展了“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全省有6个市县被授予全国绿色小康县称号,40个村被命名为全国绿色小康村,214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绿化示范村。
关键词:兴林富民
  临安通过实施兴林富民工程,把森林资源变成了广大农民的聚宝盆。太湖源镇横渡村农家乐——“神农仙居”主人夏林军说:“外地客人都赞叹临安生态保护得好。这两年,来临安农家乐的自驾游客越来越多了。”目前,该市森林旅游景点已达19个,年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农家乐床位从2003年底的不足1000张迅速扩展到7000多张,涉及农户500多户,年总收入数千万元。
  【新闻背景】 2007年,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我省积极实施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建设,命名表彰了42个示范乡镇和226个示范村。全省完成高效生态林业基地建设70.9万亩,其中新建经济林、竹林等高效林业基地23.2万亩,改造低效林基地47.8万亩。2002-2007年,人均林业增收2553元,竹子、花卉苗木、特色干水果等主导产业的富民增收能力明显增强。依托各类竹园、果园、茶园、花木基地、木本药材基地、野生动植物繁殖场、自然保护小区、乡村林场,拓展游憩功能,发展集生产、观光、休闲、参与和教育于一体的林业观光园区,建设省级林业观光园区109个,带动和促进了周边地区农家乐的发展。
关键词:资源保护
  在我省最北端的长兴县泗安、林城两镇交界处,有个较大的盆地,这里水面广阔,有大小水塘、岛屿56个,水面比例占17.6%,区内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长兴扬子鳄省级自然保护区就座落在这里。据初步统计,目前,保护区内有兽类15种、鸟类80种、爬行类15种、两栖类10种、鱼类27种,是一个集教学、科研、旅游于一体的重要基地。
【新闻背景】 2007年,我省继续加大林地保护管理力度,认真办理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的行政许可,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湿地管理工作,以及林木采伐和流通领域的管理,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制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全年共受理各类森林和野生动物案件7630起,查处7584起,查处率为99.4%。并加强森林火灾防范措施的落实。全省共发生森林火灾260起,受害森林面积23746亩,因森林火灾伤亡7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森林火灾发生次数下降11.2%,受害森林面积下降16.7%,因森林火灾伤亡人数下降36.4%,取得了近年来的最好成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