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辉
岁末年初,杭城偶尔飘起雪花,还不时刮来阵阵寒风,但挡不住网上农博会的火爆交易。据统计,1月9日开幕的首届浙江农民信箱网上农博会,截止16日,浏览量已达126万人次,其中网上购物配送浏览量48万人次,农民信箱用户以外的签到客商有1989人;农产品询盘5759人次,实际成交量23146吨,实际成交额2.68亿元,迎来了冬天里的春天。
拓展信箱功能 举办网上农博
创新出奇迹。2005年9月,浙江首创了浙江农民信箱,为浙江农民架起了网上社会,农民信箱以快捷、方便、真实和信息对接率高的特点,很快赢得了农民的欢迎。短短两年间,农民信箱通过实名制注册、层级化管理、多途径运用的办法,实现政策发布、技术咨询、产销对接、工作联络等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功能,实名用户突破170万户,在开展农技服务、发布预警信息、加强政府部门与农民沟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达到了农民通过信箱获取农产品交易信息零成本、农民与政府接触零距离、防灾预警零小时的效果,被形象地称为部门和个人联络的“邮递员”、农村公共信息的“情报员”、农产品买卖的“营销员”。
然而,创新的脚步并未就此止步。如何进一步拓展农民信箱功能,探索出一条农产品营销新途径,这一命题始终萦绕在茅临生副省长的心头。浙江已连续举办过多届农业博览会,农博会已成为展示浙江农产品、推介浙江农产品、促销浙江农产品的有效载体,也成为了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能否把两者结合起来办成一个永不落幕的网上农博会呢?于是,一个运用农民信箱举办网上农博会的方案脱颖而出,随即各项筹备工作也紧锣密鼓地有序展开。
整合各方资源 协办网上农博
省农业厅作为网上农博会的主要承办者和协调者,自去年6月以来,与各方通力合作,确定以“农民信箱”为基础,以有形市场为依托,模拟真实展会的设计构架,对“农民信箱”原有的买卖信息和摊位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扩充,实现了买卖功能新拓展。并通过农民信箱联络体系,积极动员全省各地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上网设摊,落实市、县(市、区)分会场进行现场网上洽谈和拍卖,组织各市推荐和确定网上购销配送的经销企业。
由于是以“浙江农民信箱”为技术载体创设的网上农博会。因此,承办方在网上展馆设置上,按产品类别开设了棉麻油糖丝、竹木茶笋药、干鲜果、禽蛋奶、水产品、畜牧、粮食、农资等10个展馆,每个展馆又按参展地区分为12个展区。网上摊位达5957家,参展农产品33080个,国内外客商可以全天候、多方位查询到浙江农业企业及其产品的情况。同时,还开通了商户洽谈室、产品拍卖场、网上购物区等。
然而,农民信箱网上农博毕竟是一桩新鲜事。为使更多的市民了解网上农博会,更多的农产品生产、经销者参与网上农博会,组委会前期就对宣传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今年1月3日和7日,有关部门分别在上海、杭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强网上农博会的宣传,并制作宣传短片在各地播放。浙江电视台“公共·新农村频道”、省党员远程教育网和浙江在线对省主会场开幕式进行现场直播,有关部门组织各地以村为单位收看,以扩大网上农博会宣传。
与此同时,相关服务举措紧随其后,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保障宽带线路畅通,在互联星空网站进行开幕式视频直播,并开通114号码百事通为网上农博会提供咨询服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联通浙江分公司做好农民信箱的硬件平台、短信平台和外联邮箱等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保证了网上农博会网站和手机短信传输的畅通;杭州市农办还精心准备了省会场开幕式活动……
农企受益匪浅 喝彩网上农博
融合农民信箱和农博会两块金字招牌的综合优势,再通过各类媒体的大力宣传,网上农博会开幕后,每天访问量超过10万人次。截止1月16日,成交额累计达2.68亿元,平均每天3000多万元,农产品交易取得了空前的成果。
浙江蓝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农博网上开设了“彪牌老甲鱼”摊位,特别是参加了杭州展区甲鱼拍卖之后,一些酒店和餐馆纷纷前来联系,大笔交易不断,仅渔夫农家野味馆就签下50公斤甲鱼的单子,累计共销出甲鱼705公斤,销售额超20万元。
杭州万隆肉类制品有限公司作为余杭区重点龙头企业,共有9个产品参展,为全区展示产品最多的农企。网上农博会开幕当天,打进万隆询问、订购产品的电话络绎不绝,截至1月17日,万隆已销售产品累计数千斤,销售额达数万元。
苍南县优质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小陈这几天的电话成了热线。他虽然注册农民信箱较早,但真正使用时间并不长。当他得知网上农博会的消息后,忙拿着公司的产品到县农业局,请求帮助参展。为了打响品牌,小陈还拿出一对重达2.5公斤的柚王参加开幕式的拍卖活动,之后,前来咨询四季柚的客户电话不断,不少客户还直接在网上下单。小陈算了算,卖出了近1万公斤,大概有10万元左右的销售收入。最近他常乐呵呵地说:“网上农博会,真当好。”
嵊州市仙岩镇强口村的吴红良,有50多亩冬枣基地,是较早申请农民信箱并设网上摊位的用户。作为种养大户的特邀代表,他参加了“首届浙江农民信箱网上农博会——嵊州分会场”活动。他没料到,在嵊州分会场发布了1万多株酸枣苗的供货信息后,第二天就有3个客户来电联系,达成了2000株销售意向。
其实,获益于本届网上农博会的不仅仅是农企和农民,杭城不少市民也享受到了网上购物的优惠。温岭市箬横镇西瓜合作社出产的玉麟西瓜以9折的优惠价销售,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点击率日渐攀升。农博会第一天,就有市民赶往朝晖路东新水果批发市场的玉麟西瓜经销点,抢购西瓜。一箱120元的西瓜,网上农博会期间比平时便宜了12元。仅1月9日这一天,就卖出去200多箱玉麟西瓜,成交额达1.6万多元。“西瓜大王”彭友达这几天也接到了好多订货的消息,他喜滋滋地说农民信箱真是信息灵、作用大,网上农博会办得好,非常有效。
网上农博创造了奇迹,也创造了农产品营销新模式。诚如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贺信中所说的那样——“这是探索农产品营销新途径的有益尝试,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对全国农业信息化工作将产生重要的示范作用。”省委书记赵洪祝为此专门作出批示:“开办农民信箱和举办网上农博会,是我省推进农村信息化的一大创新,对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强化为民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办好农民信箱,搞好推广应用,特别要加强对广大农民的应用培训,有效地通过这一信息服务平台,应用信息化手段和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生产、促进销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虽是冬季,但火爆的网上农博会,却让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了春的脚步。创新,催生了冬天里的春天!
农民信箱网上农博会累计访问量
网上农博会外部链接情况抽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