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一直倡导农田绿色过冬,但仍有许多地方未能找到有效方法。近日,笔者在上虞市丰惠镇谢桥村采访时看到,这里的稻田里长满了嫩绿的黑麦草,一只只白鹅在草丛中觅食,极富诗情画意。
在江浙一带,每当秋末晚稻收割后,除了零星稻田种植油菜、小麦等经济作物外,大量水稻田一般就空闲着。近年来,上虞市一些头脑活络的农民开始在稻田里种草养鹅,创出了一条致富新路子。
陈富根是丰惠镇谢桥村“稻田种草养鹅第一人”。2004年,在外地做生意的陈富根回到老家,因为在外地了解到肉鹅的市场行情不错,他打算规模化养鹅。但要想大批量养鹅,必须要有足够的饲料和场地,如果单从外地购买饲料,无疑会增加养殖成本。这时,陈富根想到了种草养鹅。
经过了解,陈富根知道在冬天可以种黑麦草,而夏天可以种紫花苜蓿和皇竹草。当年冬天,他就买了黑麦草种子,在承包的荒坡上种了68亩草,不久又买了1000多只幼鹅,开始试着在草地上放养白鹅。第一批试养的鹅就赚了4万元。
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由于稻田种草养鹅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提高农民收入,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这个行列。“全镇目前已有500多农户实行稻田种草养殖白鹅,年出栏白鹅12万只。”丰惠镇副镇长沈虹琳介绍。
丰惠镇白鹅养殖出了名,一批外地的白鹅贩子便纷至沓来,销路大开。“我们一直和这里的农民合作,价钱虽然稍微高了点,但销路很好。”白鹅贩子夏岳海说。据介绍,在稻田养殖白鹅,每只鹅可收入20-30元,对农民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范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