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篇
宁波四措并举推广水稻机插
2007年宁波市水稻机插秧推广取得了可喜成效。全市建立水稻机插秧示范点259个,新增各类插秧机143台,插秧机拥有量达165台,机插面积达4.4万亩,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3万亩机插任务。
一是思想重视。各地都十分重视水稻机插秧的示范推广。如余姚局市农机把2007年作为机插技术推广年,将机插推广工作列为年度工作重点。与余姚市农林局联合成立项目领导小组与技术指导小组,把机插秧推广列为对乡镇农机工作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落实责任制,由局领导分片负责、带领局技术人员、乡镇农机人员认真做好技术指导与跟踪调查工作,真正做到了责任到人、技术指导进户、调查跟综到户、机械操作指导落田头等,切实保障了全年机插秧工作的顺利开展。奉化市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市领导多次到市农机总站调研指导农机化工作,市政府还把水稻生产机械化列入奉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鄞州区多次召开机插协调会、座谈会和现场会,成立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机插领导小组,农机、农技分别成立水稻育插秧技术攻关小组,为完成万亩机插任务提供技术保障。
二是机制创新。宁波市在两年的机插秧推广中逐步形成多种机插服务模式,为机插秧推广、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做出贡献。奉化市通过资源整合、资产重组等方式,先后创建了6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如国发农机服务作业合作社的“农田托管”模式,通过为合作社及周边农户提供机耕、育秧、机插、收割等农机专业化服务,机插早稻1050亩,机插单季稻4100亩。余姚市在机插秧技术推广中也形成“种田大户+周围小户”、农机合作社、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机专业大户等机插服务模式。鄞州区在市级万亩优质粮食示范基地内成立姜山、云龙两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合作社。去年两个专业合作社为社内、社外农户共机插水稻7524亩。余姚市5个农机合作社去年开展机插社会化服务,基本形成了耕、种、收一条龙服务模式,如黄家埠明诚农机合作社,由于组织得当,服务到位,单机年机插面积达到了1000多亩,除去燃料成本、用工支出等,可获利2万余元。象山县组织半岛合作社进行机插跨区作业,去年首次两台VP8插秧机到江苏大丰跨区机插3000多亩水稻,为提高插秧机利用率提供新途径。
三是政策到位。2007年全市各县(市、区)积极落实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补助政策,鄞州区根据万亩水稻机插工作的总体要求,出台相关优惠配套政策,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合作组织进行重点扶持,去年购置插秧机及育秧设备均给予85%补助,中央、市、区及镇四级财政在机插秧推广上补贴额度达163.5万元。象山县对购买插秧机的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农机合作社员给予最高80%的补助,并对每亩机插早稻和秧盘在市补贴的基础上再分别给予每亩10元的补贴。余姚有的乡镇在购置插秧机械补助上高达90%,有的乡镇还专门拨置了机插技术推广工作经费。
四是强化服务。市农机局建立了水稻机插秧联络员制度,派骨干人员联系全市各县市区机插工作。市机插秧协作攻关小组及时发布机插注意事项,编写机插技术要点等相关机插信息。各县(市、区)注重农机与农艺结合,加强了与农技部门的联系和合作,普遍邀请农技部门参与机插培训、育秧和大田管理。余姚市农机局还制作了育秧技术VCD光盘,并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栽培管理技术编印成册,在农机远程教育点及科技下乡等活动中进行播放与分发。
(甬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