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落实党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新要求的第一年,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创业创新决定的开局之年,为此,浙江林业大戏连台,推出七大行动,全面推进我省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着力推进深化林业改革行动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是整个林业改革的核心和基础。目前,林改已成为全国范围备受关注的重点和亮点,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去年以来,胡锦涛、温家宝、回良玉等中央领导多次视察林改工作,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也专题研究加快推进林改的有关政策。
就我省而言,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巩固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继续抓好山林延包的后续扫尾工作。二是要规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在不改变林地所有权和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要稳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建立健全与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相配套的林业保险、贷款贴息、林业担保体系发展等扶持政策。四是要完善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逐步落实林业经营者对商品林的采伐自主权。五是要切实加强林权管理,发挥林权证法律凭证的作用。(今日C2版对我省近日出台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谨请关注。)
要加快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攻坚,千方百计帮助国有林场脱贫解困,因地制宜地推进国有林场发展壮大,真正把国有林场建成生态建设的骨干、兴林富民的示范、科技兴林的样板、生态文明的典范。
着力推进林农增收致富行动
实施竹林增效富民工程。加快低产低效竹林改造,对竹林面积30万亩以上的12个重点县和10万亩以上的15个欠发达县,加快推进竹子现代示范园区建设和竹区道路建设,力争建设竹林道路2000公里,受益竹林面积达到60万亩。加强示范园区建设模式、技术、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把油茶低改作为兴林富民示范工程的一个重点来抓。综合推广应用品种改良、强化抚育、复合经营等低改措施,恢复改造低效油茶林10万亩。开展油茶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实施高接换种、复合经营等油茶品种改造5万亩。加快油茶改造技术的推广和新产品开发,增加油茶附加值。
积极培育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业,加快发展香榧、山核桃、杨梅等珍稀干鲜果和杜仲、厚朴等木本药材,大力发展森林和湿地生态休闲旅游。着力提升种苗花卉产业。适度控制种植规模,着力推进花卉品种的结构调整。在巩固观赏苗木优势地位的基础上,加快盆景与中高档盆花发展,扩大优势切花切叶种植规模,加大花卉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选育力度,提升我省花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着力推进森林“减排减灾”行动
以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为重点,不断增强森林的固碳减排功能,确保达到2400万亩重点公益林建成面积的目标。确保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经营者手中,确保护林人员劳务费和公共管护支出资金的安全使用。继续开展公益林建设示范县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公益林管理水平。
以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为重点,不断增强森林的防灾减灾功能。着力抓好沿海防护林中央财政专项的实施,确保完成15万亩的建设任务。继续抓好温岭、上虞、海宁、普陀等地的沿海防护林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建设模式。加强对现有基干林带的改造,对缺株断带的基干林及时填平补齐、加宽加厚,全面提升海防林的质量和防护功能。切实加大对沿海基干林带的保护,严格执行《沿海国家特殊保护林带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严格审批征用基干林带建设项目并确保“征一补一”措施的落实。
着力实施森林资源发展行动
全面完成38万亩的造林任务,高度重视珍贵用材林的发展。我省适宜栽培的珍贵树种有南方红豆杉、白豆杉、花榈木、毛红春、光皮桦、榉木、檀木、刨花楠等,预计40年后每亩珍贵树种生产木材15立方米,每立方米按0.6万元价格计,每亩产出直接经济效益9万元,年均每亩达2250元。因此,我省将从今年开始,积极开展珍贵树种的选优、改良工作,加强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确保珍贵树种培育健康发展。大力抓好大径材的培育,积极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
着力推进森林资源保护行动
切实抓好森林消防工作。要抓好专职巡山护林员队伍、专业和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督查队伍三支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森林火灾的防控能力。进一步抓好装备建设,努力提升森林火灾扑救效率。进一步抓好科学防火,增加森林防火科技含量。进一步抓好责任落实,健全和创新森林防火工作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加强林地的依法保护和管理。认真组织实施林地年度定额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中的林地监管工作,加快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进程。
切实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松材线虫病是我省危害最严重的林业有害生物。今年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重点要抓好政府责任制和部门责任制的落实。各发生区要进一步加大除治工作力度,确保在今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病死树清理、除害任务。推广绩效承包机制,提高除治质量。完善基层监测网络,及早发现疫情。深化“绿盾护林”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健全松木及其制品监管长效机制。
继续加强林业法制建设。进一步理顺林业执法体制,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健全林业执法监督。
着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行动
进一步强化规划引导,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编制城市森林建设规划,真正实现“城在林中建,人在林中走”,统筹城乡绿化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森林城市创建活动,以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推动我省城市森林建设健康发展。以城市森林建设为带动,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河道和庭院绿化,加强平原绿化和农田林网改造,继续抓好公路、铁路、河渠、堤坝、街道等通道绿化,积极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
着力推进林业科技推广行动
加强创新服务和科技转化平台建设。要在原来竹产业和木材加工两个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新建林业生态科技创新平台和林业种苗花卉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创新平台在森林生态、种苗花卉、竹木加工、森林食品、森林灾害防控、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力争在关键问题、重点难题上有所突破。要继续推进竹产业化技术研发、森林多功能利用、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林业科技研发实验区建设。
强化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加快林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建设,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监测,科学整合现有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提升森林资源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本报记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