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周刊

农村互助合作金融破解农民贷款难

  农村的钱如何为农民所用,这是一个长期困扰基层的问题。目前,农民正在尝试通过创办合作金融组织来解决这个问题。
  最近,山东临沭县青云村村民李洪山拿到了用于购买仔猪的2000元借款,这些贷款的利率远低于当地的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李洪山说,这种借款不但费用低,而且手续简单,特别方便。这笔款借自村民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山东临沭县利用上级拨付的75万元扶贫资金,另从5个村中愿意加入资金合作社的社员手里筹集资金80多万元,成立了青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这个互助资金用于支持社员农户发展生产经营性项目,包括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借款数额最多不超过5000元,使用期限一般为三个月到六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
  山东省供销社主任白志刚介绍,合作经济的最高境界便是金融合作。在一些地方,农民正在联合起来成立担保机构,与银行博弈,使金融资金为农村发展所用。山东滕州市部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各级财政的支持下成立了“农合信用担保公司”,从2006年2月份正式开展担保业务。滕州市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会会长李秀山介绍说,担保公司的贷款担保额度在5万元至20万元之间,正式开展担保业务后,三个月时间为农户担保贷款138万元。
  农民互助合作金融形式日益多样化,为金融资金回流或者直接留在农村开辟了直通道。莒县夏庄的花生米合作社便是这样,当地农民将之称为“花生银行”。农户交纳价值50元的花生,即可入一股。入股农民交售花生可以不领现金领存单,用钱时随时可以提取。如果入社农户遇上事情急需资金,也可到合作社进行小额贷款。
(摘自《经济参考报》 王汝堂/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