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特别报道

2008,浙江农民创业新梦想

  ■用农民信箱推销更多土特产
  李加行(永嘉县西溪乡黄村村农民信箱联络点联络员):2008年,我最大的希望,就是给农民信箱联络点进一步配置好各种硬件设施,如摄像机、扫描仪等先进设备,从而更好地把我们的农产品通过农民信箱介绍给广大的消费者。我要通过农民信箱这个网络平台,把我们乡家家都有的稻田鱼和番薯粉丝推向外地,使我们的“土特产”走上大中城市居民的餐桌,为农民朋友带来更多的财富。同时,我还要进一步宣传好农民信箱的作用,不断提高信箱的服务质量,创新工作方式,为更多的农民提供帮助,把联络点建成群众满意的信息示范点。
■污染要减排 产品要扩销
  陈国泰(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余姚国泰实业有限公司总裁):去年我们的榨菜销量不少,产值达到了1.35亿元。由于第一次腌制产生的腌渍液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今年我们在杭州湾工业园区绿色生产基地内投资350万元,建立了原配料生产基地。等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对周边环境卫生改善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估计能减轻70%的污染。近段时间来,我一直在一些省市考察,发现我国中部地区也有榨菜种植,且资源丰富,当地饮食习惯对榨菜等腌制品需求也较大,所以决定要让我们企业走出去。今年打算投资1.45亿元在湖南成立分公司,现在已经动工,主要进行原配料的加工。
■为更多农民创造来料加工条件
  姚国林(湖州市练市镇姚庄村来料加工经纪人):现在我手下有20多个农民在帮我加工玩具和拖鞋。来料加工对农民来说是个好行当,除了能管好家里的家务外,一年每个农民还可以有一万多元的收入,很受农民欢迎。虽然我自己一年在来料加工上得到的收入不多,但是能让乡亲的生活得到改善,我觉得很值。今年,我希望能接到更多的单子,为更多农民创造来料加工的条件。
■把生意做得更大
  钱志良(海盐县西塘桥镇元通乡凤凰村农村经纪人):眼看春节快到了,忙碌了一年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等到春天的时候又有得忙了,走村串户的,直接从农户手里收购菜心、油菜籽、茭白等农产品,然后卖给厂家,赚个差价,基本上一年能赚个10万到15万元。每到收购季节,总觉得自己手上的现金特别缺,时常周转不过来,往年我都是以私人名义向别人借款,如果政府能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让我们这些农民经纪人能更容易地拿到农业贷款,我的生意也就能做得更大了。
■在上海打响我们的西瓜品牌
  杨明俊(台州市黄岩区茅畲乡上横村瓜农):我们黄岩有1000多人在上海种西瓜,种植面积有4万多亩。今年我在浦东机场边承包的30亩土地土壤质量很好,以前从来没有种过西瓜,产量会比去年高很多,收入估计会有20来万元。还有,我们刚刚成立了黄岩区瓜农协会,在上海种瓜的黄岩瓜农基本上加入了协会,由协会提出申请的台爽牌注册商标马上可以批下来了,到时候,我们黄岩瓜农不仅能够在上海种出好西瓜、卖出好价钱,更希望我们黄岩人自己的西瓜品牌能够成为上海滩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
  许新江(建德市莲花镇养鸡专业户):去年下半年,我把我的莲花登峰种禽场改名为建德市新安联农禽业有限公司,目的是想进一步扩大规模,并在养殖种鸡和蛋鸡的同时发展饲料生产。我养鸡养了10来年,去年我把所有的200来万元积蓄都投到了公司里,目前有3万羽种鸡和近4万羽蛋鸡存栏。今年苗鸡和禽蛋的产量会很高,同时投资140多万元的家禽饲料生产线也将投产。今年我最大的希望是能够巩固老产业,发展新产业,为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出一份力。希望家禽市场和饲料市场能够保持去年的水平,千万不要发生禽流感等灾难性疫情。去年我靠养鸡赚了70多万元,希望今年能够突破100万元,同时希望在饲料生产上也能旗开得胜。
■养兔要打翻身仗
  李政权(嵊州市崇仁镇长毛兔专业合作社社长):说实在的,去年兔毛价格下跌,合作社基本处于保本的状态,但比起那些散户价格一跌就不得不忍痛杀兔要好得多。多年的养兔经验告诉我们,低潮时预示着高潮快要来临,这是市场的规律性。今年,我早已经有了全盘计划,我把自己的计划和分析说给社员听,我们社没有一户农户出现杀掉种兔的现象,而是选择优良品种,扩大养殖。前段时间我们的毛兔养殖园就刚繁殖了50只小兔。按照我的计划,今年产值达到上百万元是没有问题的。我已经做好了大展拳脚的准备,要带领合作社社员,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同时,希望经历了长毛兔市场的风风雨雨后,我们村的养兔大户更加理性和成熟。
■扩大东阳木雕文化影响
  包向阳(东阳市百花木雕工艺品公司业主,东阳木雕大师):近几年,我发现愿意学木雕的越来越少,目前我们的木雕师傅只有70人左右,而做家具的师傅有近300人。因此,今年我打算再引进20来个木雕人才。我们东阳木雕名声响彻国内外,但产量并不大,去年木雕产值只有600余万元。雕刻家具的产值相对较高,但国内收藏家和社会上层人士购买居多,国外定购量很少。今年8月,北京奥运将会吸引许多外国人,我想趁此机会把厂里最具民族特色的木雕工艺带给大家,主要推广高档明清时期的手工木雕家具,扩大木雕文化的影响力,让全世界人民了解木雕精湛的工艺。
■提高种菇的科技含量
  姜利勇(江山根根生物有限公司负责人):我们“根根”是一家食用菌企业的“新生儿”。身为公司负责人,我和员工一边搞厂区建设,一边着手进行食用菌生产。去年仅完善厂房设备一项就投入了近500万元,厂区内以江山白菇栽培为主,共100多万袋。为了增强公司产品的市场抗险力,今年我想引进其他菌种,使公司的鲜菇品种多样化,预计到时我们可以达到300万袋的规模。我们还计划提高种菇的科技含量,将传统的流水线接种转变为真正的流水线机械接种,若实现这项计划,对我们公司的效益将是一个突破,成本可降低大半。
■比过去干得更有劲
  刘方明(丽水市松阳县介石村农民工):虽然别人都觉得我是个挺成功的人,但论根底,我也是个农民,只是比别人幸运些。现在我做了温州森马集团的财务总监,手里握有公司1%的股份,开始帮公司做房地产、矿产类的投资,虽然辛苦,但比过去干得更有劲了,目前就在新疆开发一个铜矿。今年对我来说是关键的一年,我希望和别人合伙的铜矿能够成功。
■让苗木走出本地市场
  吴叶蓉(宜兴舟山苗木场负责人):今年,我们基地准备在原有的红枫、白玉兰、香樟等基础上再引进几个品种,计划用品种的多样性来提高基地的效益。而且,我们希望将这90亩的基地再扩大60亩,走出本地市场。考虑到苗木市场每年的波动比较大、地域性强,在保证卖出后的栽植质量的提前下,我们今年先以打开周边地区的市场为目标,希望能有不错的行情。
■欢迎更多游客来农家乐
  季根友(龙泉市兰巨乡炉岙村农家乐负责人):我们是以村为单位的农家乐,2006年才开始经营,去年共接待了2万游客。今年,在政府扶持下投资了180万元,用于修建停车场和村道改造,希望到时可以接待更多的游客。由于村里的农家乐一直以吃、住为主,去年大家在村附近到处寻找新的亮点,发现村里的不少山中有自然形成的瀑布和山洞,我已经写好材料上报市里,准备今年对这两个景点进行开发,依靠自然生态,打造“天然氧吧”和夏天纳凉避暑胜地,推出新的农家乐特色。村里光农家乐一项,去年收入就有20来万元,人均收入5000多元,今年我们准备翻一番。 (本报记者集体采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