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华家池子弟小学六(2)班 唐景灵
岁月总是磨砺着我的记忆,但那个女孩,那个小村庄,那片海,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记得是一个栀子花开的秀丽季节,我同杭州市江干区钱江之星少年艺术团的60多个小伙伴一起,乘火车,坐轮船,再换汽车,来到了那个小村庄。
“海!快看!”不知是谁清脆地一喊,大家的热情似乎到了“沸点”,车厢里顿时欢腾起来。只有其中几个女孩,眉头拧成了八字,低声抱怨道:“这么差的地方,还来演出。”这几句话,惊雷似地打在我心上。从窗口望出去,果然是一片凄凉:破败的小房子,操着奇怪口音的乡村人,他们将一件件破旧的衣服拖拖挂挂地套在身上,乱糟糟的头发胡乱地搭在汗津津的额头上。
和伙伴们在海滩上“疯”了一天,也熟识了一位女孩,瘦瘦小小的,她总是在我身边转悠,我便有一句没一句地和她说起话来。聊天中我知道了,她叫郑柔美,上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并不是太好,但她渴望知识。她的爸爸——一位船工,在一次打渔中,永远没有回来。她家日子过得很艰难,虽然妈妈靠捉小蟹能挣一些钱,还勉强供她上学。
夕阳西下,她领我到了她家——一座石头小屋,家什很少,少得只有一张床。她说:她妈妈去海滩拾蟹了,落潮时间,海滩上的蟹格外多。没过多久,她的妈妈——一位老实本分的妇女,手里提着一块蛋糕,回来了。她慌乱地把蛋糕递给我,说:“这蛋糕做工不精,城市里随处可见。”我打开包装纸,象征性地咬了一小口,我知道,这块蛋糕来得不易,所以,我将它给了郑柔美,对她说:“你吃吧,我有饼干。”
晚上,星光点点,照进小屋,照在海上,照在归航的渔船上。她妈妈从屋外抱了一大堆稻草,在地上打了个地铺,却招呼我们上床睡觉。我只觉得又温暖又酸楚。
早上,天还没亮,她妈妈就起床了,为我们做了玉米粥和虾米。郑柔美捅了我一下,悄悄对我说:“我们家一般不吃虾,很贵的。”我听了,匆匆把粥往嘴里填,虽然并不可口,可我能感受到,她们的善良。
回程车上,大家都在讨论着这个小村庄的贫苦,可是我,却在那儿体味到了另一种美丽。
又是一个栀子花开的季节,我闻着花香,再次来到了那片海,寻找生命中的另一种美丽。
(指导老师:张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