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龙
近日收到一封来信,反映当地一些民工讨要欠薪无果,与老板发生扭打。来信者提醒务工人员“千万不可一时冲动,莽撞行事,否则只会害人害己”。
将心比心。元旦、春节将至,如果你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却连应得的工资都拿不到,甚至连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路费都没有着落,你能不急吗?老板不欠薪,民工也就用不着催讨;讨薪时老板爽爽快快地把钱拿出来,民工也就用不着脸红耳赤甚至动手了。民工不必讨薪,政府不必清欠,那多好!
当然,民工讨薪要依法,要理智,要依靠当地政府和工会等组织,决不要干过激的事,更不要以身体和生命为代价。过激的举动,不仅无助于讨薪、清欠,而且会激化矛盾,与己与人都无益。目前,我省和11个市都开通了清欠热线电话,就是为了给处于弱势地位的民工实实在在的援助,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
清欠只是治表之法,治本之策在于创新体制机制,为按期足额发放民工工资提供制度保障。即使资金周转有困难,老板也不能拖欠、克扣。在这方面,我省不少地方和企业已有一些探索,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要认真总结、推广。
劳资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体谅。老板要设身处地地为民工多想想,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合力创业创新,共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