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大地絮语

不仅仅是一字之改

  龙龙
  前几天,浙江的许多媒体发布了一幅新闻照片,说的是来自四川的10位外来务工人员从平湖市新埭镇新居民事务所领到了绿色的居住证。画面上的主角笑得多么开心、多么灿烂!
  对外来务工人员,过去20多年实行的是暂住证制度。从“暂住”到“居住”,仅仅一字之改,竟引得人们如此关注、如此嘉许、如此高兴。
  浙江此次由“暂”改“居”,改的不仅仅是一个字,而是从根本上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权利生态,提升他们的民生福祉和生活品质。根据新近发布的《浙江省居住证申领办法(征求意见稿)》,“居住证将与社保、就业、教育、居住等挂钩,使持证者享受与同城市民一样的服务”。外来务工人员效力在当地,创业在当地,并且消费在当地,纳税在当地,应该与“土著”居民一样,新老不分,内外无别,一视同仁地成为当地改革开放成果的共享者,逐步达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由“暂”改“居”,不仅仅是一字之改,还在于以此为契机,促使人们转变戴有色眼镜看待外来人员的歧视观念。我省现有外来务工人员1550万左右,加上他们的家属,数目还要大得多。他们和当地居民一起尽心尽力,创业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生力军,理所当然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不尊重外来务工人员,就不可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也就不可能形成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不可能有城市的稳定和和谐。
  由“暂”改“居”,换证只是一个开头。但愿由此而不懈地努力,让外来务工人员真正融入当地生活,新老居民共建和谐、共享和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