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1版:成就展示

遂昌农业

做大做强 做精做优

  遂昌地处浙西南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独特的高山气候和得天独厚的资源。全县共有耕地面积15.76万亩,其中水田14.13万亩,旱地1.63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82亩、水田0.73亩。2001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做大做强茶业和竹业两个主导产业,做精做优特色产业,培育以高山蔬菜为主的苗头性项目”这一农村经济发展思路。通过六年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已形成中东部以茶业、竹业、杂交稻制种为主,北部以笋竹、高山蔬菜、畜禽养殖为主,西南部以高山蔬菜、烤薯、菊米为主的区域特色块状经济,茶叶、竹业两大主导产业已逐步形成,农民实现快速增收。据统计,2006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8.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07元。主要成效体现在“三乡一区一地”:
  中国龙谷丽人名茶之乡:全县茶园总面积达8.5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5.5万亩,良种率达到64.7%,位居全省前列,实现茶叶产量4790吨,总产值1.87亿元。成功开发了“龙谷丽人”系列产品——龙谷丽人、龙谷梦柳、龙谷玉茗(白茶)、龙谷香茶等;进一步打造了“龙谷丽人”主导品牌,“龙谷丽人”通过了有机、绿色食品论证,成为丽水市第一只双认证名茶,并被确认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目前,我县已先后被授予全省首批茶树良种化先进县和中国龙谷丽人名茶之乡称号,并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创建单位和“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区”。
  中国竹炭之乡:全县共有竹林基地30万亩,其中,毛竹基地25.7万亩。2006年,实现竹业产值5.5亿元,其中竹炭业产值达2.1亿元,共发展竹炭企业53家,产品销售网覆盖全国各省、市,并形成了“文照”、“茗康”、“卖炭翁”等多种品牌,被命名为“中国竹炭之乡”。
  中国菊米之乡:全县种植菊米6500亩,产量102吨,实现产值1400万元,“石练”牌菊米相继通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标志以及ISO9001、ISO14001体系认证,获得省著名商标和省名牌产品称号,并成功开发了系列产品,产品顺利打进了“沃尔玛”超市。
  全省无公害高山蔬菜主产区:截至2006年底,全县累计发展以高山四季豆为主的高山蔬菜3.4万亩,实现产值7835万元,遂昌已成为我省无公害高山蔬菜主产区。
  全省最大的杂交稻制种基地:2006年,全县共落实制种基地7885.9亩,占居全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的一半,总产达150万公斤,产值1800万元,创历史新高。
  此外,2006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24.3万亩,实现产量7.3万吨;畜牧业产值达1.1亿元。近年来,我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体现在: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新增加。全县已累计发展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6家,带动农户3.2万户,联结基地30万亩;建立行业协会及专业合作社46个,带动农户3万户,联结基地5.8万亩,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二是农产品质量有新提高。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已先后获得“中国竹炭之乡”、“中国菊米之乡”、“中国龙谷丽人名茶之乡”、“中国竹炭产业基地”,遂昌竹炭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绿源纤维板获国家免检产品,“龙谷丽人”、“石练菊米”、“卖炭翁”、“绿源”等四个产品获省著名商标,绿源纤维板、文照竹炭、名康竹炭、龙谷丽人茶、石练菊米等5个产品获省名牌产品,遂昌菊米获国家证明商标。小忠龙藏冬笋等11个产品分别获市名牌产品和市著名商标。5个农产品获省农博会金奖。全县累计通过认定的国家无公害农产品17个、绿色食品4个、有机食品9个,通过认定的省绿色农产品15个,获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13个、7.3万亩,获省著名商标4个、省名牌产品5个、市著名商标11个、市名牌产品12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