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姚德延 张维芬 林小荣
早在800多年前,庆元县原斋朗乡农民吴三公,通过总结野外采摘蘑菇的经验,发明了“砍花法”的香菇栽培技术,从此,香菇生产由野外采摘转变到人工栽培。这比日本人工栽培香菇的记载早了500多年。而今,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原主任吴克甸通过研究和推广香菇代料栽培技术,实现了香菇的规模化生产,为山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富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因此被誉为当代“吴三公”。尽管已退休多年,但他仍坚守岗位,服务三农。吴克甸说,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出力,这是一项神圣的事业,他愿为这神圣的事业奉献一切。
一
吴克甸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已无力再上初中。1962年,吴克甸迷恋上了食用菌产业,先后到当地草菇试验场、菌种实验场和菌种实验站,从事食用菌生产。之后,他又被聘到资源利用实验厂、香菇实验厂、菌种厂、食用菌(技术推广站)研究所,从事食用菌科研工作。1994年,庆元县成立食用菌科研中心,他为首任主任。庆元县的香菇栽培,从老法“砍花”发展到段木接种,从段木接种发展到压块生产,从压块生产发展到袋料栽培,吴克甸功不可没。
回想刚接触废料栽培香菇的时候,吴克甸感触颇深。1979年,他担任了庆元县科委资源利用厂一个重要项目——废料木屑栽培香菇试验推广的负责人,而当时,他还是个临时工(同年12月转为正式职工)。“厂里对我这么重视,我一定不能辜负众望。”于是,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充电”和试验上,跑书店、查资料,还从上海引进木屑压块制菇技术。很快,他取得了废料木屑栽培香菇试验的成功。正是这种不畏艰辛、敢于挑战的拼搏精神,使吴克甸在食用菌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他主持选育成功的82-2代料香菇品种,具有优质、高产、高效、抗逆性强等特点,成为全国8个省100多个县(市、区)香菇产区的当家品种;
——他选育出的香菇241和8210段木优质菌株,在浙、闽、赣、皖等香菇产区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从241品种系列筛选出的中低温型香菇241-4菌种,其干菇总产比原香菇品种CY02提高17.4%,综合经济效益提高21%;
——他从研究控制香菇生产环境中相对湿度入手,改变原有的栽培形式和栽培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人工催蕾、高棚层架栽培等一系列栽培花菇技术难题,“代料栽培花菇技术”因此成为我国代料香菇栽培中一颗璀璨明珠;
——他在贝叶多孔菌基础与开发研究上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发展灰树花生产作出了贡献;
——他成功解决了原代料香菇接种杂菌感染率高、资源消耗大这一难题,总结出剌孔通气、袋内自然转色、偏干管理、科学催
蕾等一整套提高代料香菇质量的“庆
元模式”栽培技术;
……
国际热带菇类学会主席、
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教授兼
系主任张树庭先生说:“吴
克甸是研究和推广香菇代
料栽培的有功之臣。他的
‘代料栽培香菇技术’不
仅实现了香菇的规模化
生产,而且所采用的许多
技术环节,都有利于保护
森林生态平衡,具有生态学
意义。”
吴克甸在食用菌领域不
断创新的同时,还通过自学取
得了高级农艺师职称,并结合自
己的实践融会贯通,至今已经编写出了16种食用菌栽培技术资料和书籍。
二
吴克甸除了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外,还十分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他说:“我们搞菌种的时候,想的就是怎么把新品种尽快推广出去,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为此,他每年有2/3时间在农村,足迹遍布全县香菇产区。
五大堡乡系3个乡合并而成,是庆元县区域面积最大的一个乡,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这里的村民尚未摆脱贫困。为让村民早日脱贫,吴克甸每天爬二三十公里山路,白天手把手教农户种菇,晚上轮流到各村上辅导课。该乡蒙淤村村委会主任吴振财说:“我们村之所以能由穷变富,全靠吴师傅‘逼’着我们种花菇”。眼下,1万多人的五大堡乡,大部分的农户都懂香菇免割保水膜技术。在吴克甸的努力下,五大堡乡花菇栽培规模从1996年的621万袋扩大到现在的1131万袋,全乡“留守”农民种香菇的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花菇之乡。
有一次,吴克甸接到离县城90多公里的官塘乡的求助电话,说该乡际下村农民陈家庭,因不懂技术盲目生产,有数千段菇木腐烂。第二天,他就赶赴际下村进行检查处理,一干就是5天。由于官塘乡山高水冷,加上连日劳累,第六天吴克甸就发起了39℃高烧,当时正在官塘乡检查工作的原县委书记急忙派车想送他回城治疗,可吴克甸坚持要将剩下的腐烂菇木处理完。两天后,他才放心地离开。
一桩桩,一件件,几十年来,吴克甸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一腔助农的热情,使许许多多的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百兴食用菌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其耀,曾深有感触地对他说:“你吃了大亏,如果不当科技人员,凭你的本事和能力,现在早就是大老板了。”吴克甸却呵呵一笑:“这不叫吃亏,组织看中我,农民相信我,这是占了大便宜啊!”
在吴克甸看来,农民的富裕就是他最大的财富。
三
1998年,吴克甸退休了,但他没在家安度晚年,而是仍工作在一线。
自1998年至2003年的6年中,吴克甸主持研究了“省力高效新型栽培技术开发研究”、“庆元9015香菇优良菌株选育”、“食用菌胶囊菌种制作技术研究”和“袋栽花菇免割保水膜袋技术开发研究”4个课题。他不顾年事已高,经常挑灯工作到深夜,潜心钻研,还经常走五六十公里的盘山路到试点村做试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吴克甸研究开发的免割保水膜栽培花菇新工艺不仅省工、省力,还能优质高产。白象香菇生产基地吴安贤说:“用保水膜袋栽培花菇,管理省人工,香菇质量好”,他还编了顺口溜:“装袋化些套袋工,省去全年割袋忙,买袋多化数分钱,香菇提高一等级。”
今年9月28日,中国食用菌协会香菇分会成立大会在庆元隆重举行,吴克甸的推广和科研工作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