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孙燕勤)如今在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洋火腿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西餐厅、超市等场所。随着洋火腿陆续登陆我国,并占据高端市场,我国火腿行业该何去何从?日前,2007中国火腿行业峰会在金华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火腿行业协会的负责人、科研院校的食品专家和火腿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商火腿行业发展大计,并发表了“金华宣言”,进一步形成了传承使命、发扬传统、正视现实、开拓创新、规范自律、品牌战略、公平竞争、共同发展、产业和谐等九大共识,要再创千年火腿新辉煌。
火腿是我国传统名特产品,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生产历史。经过千百年来的薪火相传,我国火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浙江金华火腿、云南宣威火腿、江苏如皋火腿等知名品牌,全国火腿年产量400多万只,其中金华火腿年产300多万只。
然而,与洋火腿相比,我国火腿行业的短腿现象仍然明显。据专家介绍,目前全世界年产火腿8000万只以上,仅西班牙就年产3000万只以上。不少洋火腿的生产已逐步实现了工艺科学化、生产工业化、控制自动化,企业平均年产量一般在10万只以上。而我国大多数火腿企业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年产火腿一般为1万多只,且产品较为单调,用途比较单一,影响了消费群体的扩大。
峰会与会代表认为,创新发展、提升产业水平已是火腿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今后要在保证火腿食品安全,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产业规模,加强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促进行业竞合,扩大宣传上下功夫。要开拓新市场、开发新产品,根据火腿市场发展趋势,按照安全、营养、方便的国际食品行业标准,致力于开发低盐、生食类火腿产品和火腿休闲食品,在巩固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北方、中西部等市场,尝试新的销售方式,培育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