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菜是我省冬种蔬菜主要品种之一,市场竞争力强,效益稳定,为开发冬季农业、实现绿色过冬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不少地方还实行奖励政策,鼓励发展榨菜生产。但由于前期受台风“罗莎”影响,各地不少榨菜秧苗田被淹受损,目前苗情普遍较差,出苗迟、出苗率低、生长缓慢,影响栽培面积。现将农事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做好秧苗的培育管理
目前育苗移栽的播种基本结束,播种出苗后苗床过密处应适当删苗,去劣去杂去病株,防徒长。秧地苗床肥水管理以保持湿润为主,如土表干燥应浇施稀薄粪水或清水,一般秧苗2-3片真叶时每亩用尿素5公斤,天旱时兑水泼浇,天雨时撒施,作断奶肥。以后每隔7-10天,每亩施尿素5公斤,移栽前5天,每亩施尿素6-7公斤作起身肥,并喷一次药,带肥带药下田,每批移栽后在秧地再追施一次肥,用量为尿素每亩6-7公斤,浇水与施肥均宜早晚进行。重点防治蚜虫传播病毒病,有条件的采用防虫网覆盖隔离、悬挂黄板粘虫、银灰色地膜避蚜,并用化学药剂防蚜2-3次,可用1.8%杀虫素 2500倍、10%吡虫灵3000倍等农药交替使用。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在卵孵化高蜂至幼虫3龄前,每亩用15%茚虫威悬浮剂4000倍液或者10%溴虫腈悬浮剂1000倍液防治。
适期定植
榨菜壮苗的标准是苗齐苗壮,无病毒感染,一般苗龄30-45天左右、4-5叶分级分批移栽,拔苗时应拔大留小,使榨菜移栽后生长整齐,便于统一管理。抢晴好天气及时移栽,拔苗前浇透苗床,以尽量少伤根、叶,起苗后剪去过长的主根,定植后浇定根水,促进缓苗,提高成活率。目前浙南的冬榨菜为定植适期,应抓住当前有利天气,及时将秧苗套种在水稻田预留榨菜种植畦的两侧,一般株距20-25厘米左右,每亩4000株左右,晚稻收割后及时追肥。浙东浙北的春榨菜定植期以11月中下旬为好,一般不超过11月25日,防低温冻害,病毒病重病区宜适时偏迟移栽,轻病区可适时偏早。定植前每亩大田施腐熟有机肥2000-25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翻耕入土,并窄畦深沟整地,以防久雨田间积水。榨菜秧苗充足的,应适当提高种植密度以保证产量,棉地、海涂地一般每亩栽1.5万株以上,移栽行距25厘米、株距16厘米左右;缺苗的可适当降低种植密度,扩大种植面积。
及时直播栽培
榨菜采用直播栽培,可推迟播种期,且具有省工节本、增强植株抗性,减轻病毒病发生等优点。目前为春榨菜直播栽培适期,应抓紧安排播种,一般选用桑园地或稻畈田,翻耕整碎土块,每亩撒施45%复合肥30公斤,整平畦面,用60%丁草胺乳油100毫升,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畦面,过1-2天后即可进行播种。直播可用播种器条播,也可手工撒播,亩播种量为70-80克。出苗后及时间苗、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其他管理同常规。
搞好冬前管理
移栽后及时追肥,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稀薄人粪尿1000-2000公斤,如土壤干燥,再浇施1-2次。缓苗后清沟培土,及时化学防草,亩用60%丁草胺乳剂100-125毫升或乙草胺50-75毫升加水50-60公斤喷施畦面,或每亩用5%精喹禾灵45-50毫升加水38公斤均匀喷雾。冬前如雨水过多,应及时开沟排水,做好防渍工作,如遇长期干旱,可根据情况沟灌水一次,并及时排干,不能满过畦面。根据气候情况及时防蚜1-2次,并清除病毒株,以防传染。
冬榨菜生长期短,应及时追肥3次左右,每次亩用尿素25公斤、钾肥7.5公斤混施,快速膨大后期适当控制氮肥,一般12月中旬前后当榨菜长到0.4公斤左右时,就可根据市场行情,收大留小,分批收获上市,直到心叶现蕾、即将抽薹为止,尽量在市场价位较高时收获完毕。春榨菜生长期长,前期应适当控制植株过度生长,防止徒长,冬至前后及时追腊肥,促使榨菜生长健壮,提高抗性,安全越冬,防止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