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9版:文摘周刊B4

养老保险无处可领

  从2003年12月到2007年3月,近四年间,张宗仁老人只干了一件事——找吴迪。为了“找吴迪”,张宗仁从2006年1月4日开始记日记,“不记心里没底,以后万一有麻烦这也是证据”,尽管“经常找不着他”,但从这天起到2007年4月,一共400多天,张宗仁的日记记下了前后500多次“找吴迪”的经过。
  61岁的张宗仁原是辽宁省朝阳市重型矿山机械厂的职工,几年前下岗了。吴迪原是朝阳市龙城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兼龙城区人才中心主任、劳动事务中心主任。2003年12月3日,张宗仁拿着东拼西凑的1万元现金来到龙城区劳动事务中心办理养老保险,吴迪把钱收下后,给他开了一张收据。
  此后,张宗仁听到传言,说吴迪把大家交养老保险的钱挥霍了。张宗仁很担心,多次找吴迪催促落实自己养老保险的事,但他除拿到过一个吴迪发给他后又收回的存折之外,一直没能得到一个“说法”。于是,漫长的“找吴迪”之路就此开始了。
  “有时候我们上午去找他,他说你们下午来吧,我们下午去,他又说要开会,不然就是劳动局领导不在,总之就是找各种借口不给我们办。”张宗仁愤愤的叹息道。
  2006年2月,张宗仁应该到退休年龄了,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养老保险无处可领。据悉,整个龙城区有相同遭遇的有300多人。
三本日记与三张白条
  张宗仁的日记共记了三本。
  2006年3月7日,张宗仁在日记中写道:“昨天早上8点50到的龙城人才中心,四楼大约有40来人都是找吴迪的。吴迪说你们这些人都到6楼会议室等着,我一会儿给你们开会。我们这些人等到将近11点,吴迪给大家讲:你们明天下午1点来,我要出门办事,明天让小雷子(出纳雷凤飞)接待你们,将退休本和存折发给你们。今天下午1点,我们准时到的人才中心……”毫无疑问,吴迪的承诺这天没有兑现,张宗仁的日记还在继续写着。
  据悉,张宗仁交钱之后拿到一张“收据”,更多人拿到的是没有任何说明的“白条”。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吴迪开具的三张“白条”,上面只写着“今收到某某缴来人民币××元”,落款“吴迪”,款项名称及用途一概没有,当然更没有公章。因为吴迪迟迟不能给大家一个答复,与张宗仁相同遭遇的几百名下岗工人曾多次到龙城区政府上访。不久,朝阳市检察院也接到群众举报。2007年3月26日,朝阳市检察院指派双塔区检察院对吴迪的经济问题展开调查。
一个机构竟只有主任与出纳俩人
  就在检察官开始走访当事人的同时,数百名下岗职工也听说了检察院已经介入此事,他们纷纷来到检察院。“有一来就大哭的,有一进门喊着‘青天大老爷’跪下的,也有不爱说话来了就默默站在一边看着你的,那神情……咱家都有老人,换是你家父母会怎么想?看着难受啊!我心想你吴迪天天面对这些老人,就不觉得可怜?你凭啥收了钱不给人家办养老保险?”在办公室里接受记者采访时,检察官李廷君回想起几个月前接待来访时的一幕幕,忍不住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李廷君曾面对一屋子来找他的老人承诺:“如果这个案子办不了,我这检察官不干了!”
  在查账过程中,检察官发现,除了200多万元保险费去向不明外,劳动事务中心的账目管理也很混乱,作为一个经办大量现金业务的机构,竟没有独立的财务部门,且仅有两名工作人员——主任吴迪和出纳雷凤飞。在雷凤飞那里,办案人员发现了一本流水账,里面详细记录了劳动事务中心从2001年8月成立到2006年12月未停止业务的所有项目支出,包括“买窗帘”、“买卫生纸”这样的项目都赫然在列,“加班费”更是常被记录的支出项目。
  4月2日,双塔区检察院决定以涉嫌挪用公款罪将吴迪立案侦查。
一案牵涉出四案
  讯问中,吴迪交代,为了防止东窗事发,他采用了“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从雷凤飞手中借出公款90余万元,其中有20余万元给下岗职工交养老保险费了,送礼花了20余万元,其余的用于给单位办公、招待花了。
  经过近三个月的调查取证,检察官调取书证200余份,询问证人140余人,接待来访500余人次。7月17日,本案侦查终结,同日移送起诉。
  此外,吴迪一案牵涉出的案件还有:龙城区财政局农资科科长张庆阳涉嫌受贿2万元;龙城区社保局局长李兴武涉嫌受贿2.5万元;朝阳市劳动仲裁院院长欧阳春涉嫌受贿1.5万元和一部价值7100元的数码摄像机;龙城区召都巴镇镇长王正武涉嫌贪污16万余元。以上案件正在审理中。
  今年4月10日,就在检察机关对吴迪立案侦查后不久,首批31人的养老保险得以办理,其中包括张宗仁老人。9月27日,记者获悉第二批共60人的资料已审核完毕,养老保险正在办理。(摘自《检察日报》马菲菲 郝锁维/文)
大特写
辽宁老汉和贪官的较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